瑞鹧鸪 · 咏西山

西山深处道人家。养道修真何处加。九夏高眠无暑气,三秋结实有新瓜。
乱山坡下宜禾黍,浑水河边长桑麻。四季平和人事少,三餐终日是生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鹧鸪·咏西山》是元代诗人尹志平的作品,通过描写西山的自然风光,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尹志平是元代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
  • 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景观,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捕捉景物的神韵。
  • 尹志平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1. 原文节选
  • 西山深处道人家:描述了西山深处隐居的道人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
  • 养道修真何处加:表达了对道家修炼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九夏高眠无暑气,三秋结实有新瓜:形象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景象,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 乱山坡下宜禾黍,浑水河边长桑麻:展现了西山地区丰富的农作物和农耕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四季平和人事少,三餐终日是生涯:强调了简单生活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赞赏。
  1. 主题解读
  • 此诗通过对西山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诗中多次提到“山”、“水”、“田园”等元素,这些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自然象征,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精神的寄托。
  • 通过对比西山的高深莫测和人间的繁杂喧嚣,诗人表达了对心灵净土的向往和对自然秩序的尊重。

《瑞鹧鸪·咏西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曲赞颂自然与人生哲学的赞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还可以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