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岭

溪岭无千里,崎岖半月间。
事机须勇退,天意许生还。
顺处从多厄,趋时免强颜。
越禽欣我往,长路语关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岭》是元代诗人王恽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王恽,字仲谋,元代卫州汲县人,其一生经历了从官场到文坛的转变,曾担任过多种官职,包括详议官、中书省左右司都事以及河南等地提刑按察副使等。王恽不仅在政治和行政领域有着杰出的表现,他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诗人,擅长诗词,并有文集传世。他师从元好问,深受其影响,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文学风格。
  2. 诗歌原文:《望岭》
    溪岭无千里,崎岖半月间。
    事机须勇退,天意许生还。
    顺处从多厄,趋时免强颜。
    越禽忻我往,长路语关关。
  3. 诗歌解析:这首诗以“望岭”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景的向往与感慨。首句“溪岭无千里,崎岖半月间”,描绘了岭上曲折蜿蜒的山路和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给人一种幽深而静谧的感觉。第二句“事机须勇退,天意许生还”,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抉择和对天命的顺应,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后三句“顺处从多厄,趋时免强颜。越禽忻我往,长路语关关”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同行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描写山水景色,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念。
  4.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同时,王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和启示,成为研究元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望岭》不仅是王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元代文学的艺术成就,还能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