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池塘冻水消,嫩红娇白见芳苗。
郊原雪霁东风软,篱落梅残碧玉雕。
便好踏青穿细草,不妨携酒骤鸣镳。
遥怜九曲沙堤畔,多少鹅黄上柳条。
人日书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人日书怀》并非由庞尚鹏创作,而是元朝诗人元淮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人日节时的景象和心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人日书怀》是元淮的作品,而非庞尚鹏所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原文及赏析等信息均可在元淮的诗作中找到。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述,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例如,诗句“丽日池塘冻水消,嫩红娇白见芳苗”描绘了春日阳光下的池塘,水面开始解冻,映照出嫩绿的新芽,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诗中的自然美景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是对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诗中的“便好踏青穿”,表达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外出游玩,享受春光的愿望。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追求。
诗中的友情元素也不容忽视。诗中提到“寄大敬”、“兼寄吴中三二友”,显示出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在人日节这样的特殊时刻,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方式。这种情感的交流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人情味和时代特色。
《人日书怀》不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诗歌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是情感和文化价值观的延续。
《人日书怀》作为元淮的作品,其意义远超出诗歌本身。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珍视,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古人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悟到生活中的美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