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立春日赏红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春日赏红梅》是元代诗人元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文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立春日赏红梅》原文为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诗歌背景:元淮,字国泉,号水镜,元抚州临川人,世祖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官至溧阳路总管。其生平事迹及创作风格均见于《水镜集》。元淮的文学作品多样且丰富,其中尤以《立春日赏红梅》最为人所熟知。
艺术特色: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上。首句“昨夜东风转斗杓”即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的温柔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次句“陌头杨柳雪才消”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第三句“晓来一树如繁杏”,不仅描绘了红梅盛开的美景,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使得红梅仿佛成为了春天的使者。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立春日赏红梅》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元淮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现,也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