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宫留题

石径松花静掩扉,芙蓉秋早蝶双飞。
主人何处采芝去,待到日斜犹未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乙宫留题》是元代诗人王士熙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王士熙,字继学,元代东平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山水画,曾历任翰林待制、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等职。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曾被流放到远州,后被文宗起用并任江东廉访使和南台御史中丞。
  2. 诗歌原文
  • 石径松花静掩扉,芙蓉秋早蝶双飞。
  • 主人何处采芝去,待到日斜犹未归。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太乙宫留题》以其宁静而幽雅的山中景象,描绘了一幅和谐的大自然画面。首句“石径松花静掩扉”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 意象选择:诗中的“石径”、“松花”、“芙蓉”等元素,不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还寓意着高洁的品质和清静的生活态度。尤其是“芙蓉秋早蝶双飞”一句,通过秋天芙蓉盛开时蝴蝶翩翩起舞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之美。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太乙宫留题》在元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喜爱。
  • 传播范围:该作品不仅是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1. 鉴赏评价
  • 审美价值:《太乙宫留题》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 文化意义: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乙宫留题》作为元代诗人王士熙的杰作,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