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木去金

木隐金形,金色浮存。木森森、有像称尊。全凭火力,逗引游魂。自客先还,独存主,各归根。
去住棋分,性命云屯。乐天真、默默昏昏。养成阳体,霞步高奔。得傲玄玄,跻寿域,出乾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木去金》是由元朝的王吉昌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吉昌(1260~1340),字伯庸,号梅屋道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
  1. 词作原文
    木去金来,火中消烁,刚为主宾。辩阴阳、火力功多,刚为主掌,柔如销磨。显各还元,归本性,息风波。透入神炉,霞罩嵯峨。放银铅、花绽婆娑。辉光满室,神变无何。镇玩蓬宫,游紫府,恣蹉跎。

  2. 词作赏析

  • 这首词以“木”为起点,象征刚强,而“金”则表示柔和。通过对比“金去木来”的过程,表达了一种从刚到柔、由外至内的转化过程,寓意着人生或宇宙的演化与变化。
  • 词中的“火中消烁”不仅指自然界的火焰,也象征着内心的冲突和斗争。通过这种斗争,人最终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即“各归元”的境界。
  • “透入神炉,霞罩嵯峨”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神圣境界,暗示了修炼和修行的终极目标。
  • “放银铅、花绽婆娑”形象地表现了力量和美的统一,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展现。
  • “辉光满室,神变无何”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强调了内心平静对于理解和体验世界的重要性。
  • “镇玩蓬宫,游紫府,恣蹉跎”则带有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一种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行香子·木去金》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充满哲理的画卷,它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宇宙原理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和艺术审美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