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梅村山人

古松树下昼阴寒,云亦何心去不还。
却怪建州城里梦,一春多在湛卢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梅村山人》是宋代诗人毛直方的诗词作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和介绍:

  1. 作者简介:毛直方(1080—?),字平仲,号梅溪,福建建阳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尤其擅长写诗。其诗歌风格独特,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深受后世文人推崇。《寄梅村山人》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才能。
  2. 诗词原文:古松树下书阴寒,云亦何心去不还。却怪建州城裹梦,一春多在湛庐山。去年三客赋茶蘼,忽见新花发故枝。省到死生离合处,春风消得几相思。
  3. 作品赏析:毛直方的《寄梅村山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情感。首章“古松树下书阴寒,云亦何心去不还”,以自然景象开篇,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深远的画面。接着两句“却怪建州城裹梦,一春多在湛庐山”,则转入对梦境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两句“去年三客赋茶蘼,忽见新花发故枝”,以茶蘼花开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体来看,《寄梅村山人》以其深邃的内涵、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毛直方的《寄梅村山人》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句,更是一份深刻的文学遗产。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