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二首李公求

圣老子元姓李。今正是遗风起。向他方求出离。明位。从坎暗清凉地。
便施仁兼富义。还略叙闲中意。内无心真活计。分美。都水火须交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家傲·二首李公求》并非王哲所作,而是元朝词人王哲所创作的一首词,其创作时间为元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渔家傲·二首李公求》的作者是金朝末期著名的道教全真教祖师王哲,他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出家为道,改名为王哲,并被尊称为重阳子。王哲在金朝末年辞官归隐,后在金章宗时期因不满朝廷政治而辞职,转而投身道教修行,最终成为全真教的开山祖师。

  2. 作品内容解读:《渔家傲·二首李公求》是一首表达道教思想与个人追求的词作。通过“圣老子元姓李”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尊崇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清静无为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的“向方求出离”和“内无心真活计”等句,反映了王哲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追求。

  3. 文学价值分析:从文学角度来看,《渔家傲·二首李公求》作为元代诗词,展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王哲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道家自然和谐观的认同,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这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度反思,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渔家傲·二首李公求》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表达,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欣赏这首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