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 赠道友

问公为善。这大道无言,如何回转。猛舍浮华,搜寻玄妙,闲里做成修炼。认取起初真性,捉住根源方便。本来面。看怎生模样,须令呈现。
亲见。堪相恋。请向绛绡宫里,开琼宴。会上明明,霞辉万道,射透玉丝瑶霰。一粒宝珠昌莹,滚出光同飞电。彻中央,大罗天归去,永除迁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迁莺 · 赠道友》是一首由王哲创作的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哲,字允卿,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今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乡大魏村)人,为道教全真教祖师。他于1112年出家后改名为王哲,道号重阳子。他以其深厚的道教修行和文学造诣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诗词作品多表达了追求道法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2. 诗词原文与鉴赏

  • 《喜迁莺·赠道友》以“喜迁莺”为词牌名,是宋代诗人史达祖所创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绘道友修炼过程中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道友对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在词作中所表达出的对超然物外生活状态的向往。
  • 在词中,“猛舍浮华,搜寻玄妙,闲里做成修炼”这几句描绘了道友在忙碌之余,仍能抽身修炼,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清净。这种对于修行生活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示了词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纷扰的一种超然态度。
  • “一粒宝珠昌莹,滚出光同飞电”则形象地描绘了宝珠在光线中闪烁的景象,象征着道友在修炼中的精进和成就,以及他们对于真理的追求如同闪电般迅速且耀眼。
  1. 文化影响:从历史角度看,王哲及其《喜迁莺·赠道友》的创作不仅是对当时道教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思考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之间关系的独特视角。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古代道教思想和文人墨客精神世界的重要文献。

《喜迁莺 · 赠道友》不仅是一首表现道教修行哲学的词,它还深刻反映了词人在面对复杂世事时的心境变化。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