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未欲脱家

未欲修持,先通吉善,在家作福堪当。晨参夜礼,长是爇名香。渐渐财疏色减,看分寸、营养爷娘。擒猿马,古来一句,柔弱胜刚强。
从长。凡百事,先人后己,勤认炎凉。与六亲和睦,朋友圆方。宗祖灵祠祭飨,频行孝、以序思量。逢佳节,欢欣访饮,齐唱满庭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未欲脱家》是王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是王哲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修身养性、家庭和谐以及孝顺长辈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哲,原名中孚,后出家为道全真教祖师,道号重阳子,京兆府咸阳县大魏村人。王哲的一生体现了道教全真教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实践。
  • 创作背景:词作的创作背景与王哲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对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1. 词作内容
  • 修身养性:词中表达了修身养性的思想和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 家庭和睦:强调在家庭生活中应先人后己,以孝道为核心,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
  • 孝顺祖先:通过祭祀祖先的活动,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对先辈的缅怀之情。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 文化影响:该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化意义
  • 道德观念:词中所传达的家庭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贡献意识,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典范。
  • 哲学思考:通过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启迪人们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

王哲的《满庭芳·未欲脱家》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更在文化和思想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在当今社会中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灵感来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