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儿戏多猜嫌,百年丑好两能全。
眠牛才封一抔土,鹤归已怪三千年。
乐天永叹北邙冢,后山恸哭南阳阡。
从来贤达总如此,谁能羽化随飞仙。
仁甫次弟余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仁甫次弟余韵》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创作背景:方一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方一夔以荐任教郡庠,但未几退隐,隐居于富山,并在那里授徒讲学。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诗歌内容:诗中“造物儿戏多猜嫌,百年丑好两能全”描绘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种种变化,体现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超然看法。接下来的“眠牛才封一抔土,鹤归已怪三千年”则通过牛眠与鹤归这两个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乐天永叹北邙冢,后山恸哭南阳阡”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的深刻感悟。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物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哲学思考。
思想内涵:从思想内容来看,这首诗蕴含了深刻的生命哲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理解。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
方一夔的《仁甫次弟余韵》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意义也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