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登鲸川楼

飞楼缥缈,疑行云、势压鲸川雄杰。宾主落成登眺日,正是炎蒸时节。把酒临风,凭阑一笑,忘尽人间热。四围烟树,万家金碧重叠。
休问去棹来帆,南商北旅,欢会并离别。且向尊前呼翠袖,歌取阳春白雪。千古兴亡,百年哀乐,天远孤鸿减。酒阑人散,角声吹上明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旭的《大江东去 登鲸川楼》是一首描绘夏日盛景、展现诗人豪情壮志的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审美情趣,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品味。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词原文:《大江东去 登鲸川楼》,飞楼缥缈,疑行云、势压鲸川雄杰。宾主落成登眺日,正是炎蒸时节。把酒临风,凭阑一笑,忘尽人间热。四围烟树,万家金碧重叠。休问去棹来帆,南商北旅,欢会并离。
  2. 诗词赏析:《大江东去 登鲸川楼》通过描写飞楼高耸入云的景象和夏日炎蒸的天气,传达出一种豪迈和超脱的情感。诗中“飞楼缥缈”描绘了楼阁的宏伟与飘渺,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疑行云、势压鲸川雄杰”则形象地展现了楼宇的高峻和壮观,如同行云般自由自在,又如大海中的鲸鱼,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气魄。
  3. 诗词背景:该诗作于元代,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社会风貌、文化特色以及人民生活等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元代的诗人,王旭的创作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
  4. 诗词影响:王旭的《大江东去 登鲸川楼》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的追求。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
  5. 诗词价值:通过对《大江东去 登鲸川楼》的学习与鉴赏,可以加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王旭的《大江东去 登鲸川楼》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之美,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