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寿高伯川

蓂荚生三秋八月,气漙风露清明。诞来人世作豪英。性天元广大,心地尽宽平。
书院兴秋谁得似,燕山窦氏齐名。一身长向善中行。松筠同不老,龟鹤共长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寿高伯川》是元代王旭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王旭,元代诗人、词人,字子远,号东篱,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卒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他与杨维桢、张可久并称为“元末诗坛三大家”,其诗风豪迈洒脱,尤擅写景咏物之作。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临江仙·寿高伯川》原文如下:
蓂荚生三秋八月,气漙风露清明。诞来人世作豪英。性天元广大,心地尽宽平。书院兴秋谁得似,燕山窦氏齐名。一身长向善中行。松筠同不老,龟鹤共长生。  
  • 译文
秋天九月,蓂荚生长于三秋八月,天气清爽,气候宜人。他降生人间就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天赋广阔无边,心胸宽广无垠。在书院中,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兴盛,就像燕山窦氏一样声名显赫。他一生都在追求善良,如松竹一样坚韧不拔;如龟鹤一样长寿健康。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王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崇高的精神风貌。诗句中的“蓂荚”代表着吉祥,暗示着高伯川如同新生之物一般充满生机和希望;“气漙风露清明”则描绘了清新而宁静的自然环境,象征着高伯川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
  • 情感表达:王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高伯川才华和德行的高度赞扬。同时,他也借此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即在人生中追求高尚的品质和永恒的生命。
  • 艺术手法:这首诗歌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燕山窦氏齐名”不仅指其个人成就,也暗指其家族或学派在当时的地位与声望。整首诗歌结构严谨,意象生动,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元代诗词的艺术特色。

《临江仙·寿高伯川》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高伯川本人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也体现了作者王旭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