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看经教懒烧香。兀兀腾腾似醉狂。日月但知生与落,是非宁辨短和长。
客来坐上心慵问,饭到唇边口倦张。不是故将形体纵,养成贫病疗无方。
报师恩疏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报师恩疏慵》是元朝诗人丘处机的作品之一。此首词作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也展现了他对于修行生活的深切追求。
从内容上来看,《报师恩疏慵》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于经教和烧香的不拘泥态度。“懒看经教懒烧香”这一开篇,便透露出诗人对传统宗教活动的淡漠与疏离。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是对精神世界更为深入的追求。
从艺术手法上看,《报师恩疏慵》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兀兀腾腾似醉狂”,形容诗人的精神状态,既不专注也缺乏热情,如同醉酒一般。而“日月但知生与落,是非宁辨短和长”,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是非观念的淡然看待。这些意象和表达方式丰富了词作的内涵,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从背景知识上来说,丘处机是元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和成就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丘处机不仅是龙门派的创始人,更是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被封为国师。《报师恩疏慵》的创作背景,即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展开。这首诗可能是在丘处机接受某种使命或任务时所作,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描写,反映出其对世事的看法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从文化价值来看,《报师恩疏慵》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哲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在元朝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环境、文化氛围都对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中的“日月”、“是非”等概念,既是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抽象思考,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诗人试图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寄托。
《报师恩疏慵》作为元代诗人丘处机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从诗歌的艺术性还是思想深度,都值得人们深入研究与欣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朝的文化背景、诗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