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宪奏差丘鲁瞻还浙江二首

堂堂乌府士,声已播钱塘。
投劾惊神鬼,摛词凛雪霜。
潮回吴渚冷,月落越山长。
西浙今非昔,期公正纪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叶颙的《送宪奏差丘鲁瞻还浙江二首》是一首充满文学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丘鲁瞻归乡的深切祝福和对其清廉正直品质的赞美。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叶颙:叶颙作为元代的文人,其文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多用词华丽、情感丰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诗词原文
  • 其一:“堂堂乌府士,声已播钱塘。” 这句诗描述了丘鲁瞻在乌府(即乌程府,今浙江省湖州市)的地位和声望已经传遍了整个钱塘江流域。
  • 其二:“人才天下望,岂但鲁观瞻。”这句话表明丘鲁瞻不仅在地方上有很高的威望,其人品和才华也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和尊敬。
  • 其三:“清冷双溪水,高寒半夜蟾。”通过描绘清澈冷冽的双溪水和高寒皎洁的月亮,诗人传达出了对丘鲁瞻廉洁自持、不畏严寒品质的赞赏。
  1. 诗意解析
  • 潮回吴渚冷:这一句描绘了秋天时吴地(今江苏省南部)的景色,海水退潮后显得更加寒冷,象征着丘鲁瞻离开后的寂寞与清冷。
  • 月落越山长:这里指的是月亮在越过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的群山之后变得更加明亮,暗示丘鲁瞻的离去使得故乡的天空更为明朗。
  • 西浙今非昔:这句表明现在浙江的环境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变,暗含丘鲁瞻离开后家乡的新面貌。
  • 期公正纪纲:最后一句表达了丘鲁瞻回归故乡后,希望他能继续公正行事,维护地方的秩序和法度。

通过对叶颙《送宪奏差丘鲁瞻还浙江二首》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是对丘鲁瞻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为知己者死”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对于官员品德和才能的重视,以及文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双重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