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姜明德学录见医膏肓痼疾二首

少年曾读活人书,壮岁能为死马医。
学究岐黄惟我许,术参卢扁少人知。
鼎中九转丹垂就,肘后千金世莫窥。
旧有烟霞泉石痼,饮君一七顿成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姜明德学录见医膏肓痼疾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为酬赠之作,意在表达对谢姜明德的感激之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李商隐擅长诗歌,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其诗以内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著称。他的诗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商隐通过描绘一幅医生救治病人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于医学的敬仰以及对医生技艺的钦佩。诗中写到:“医者何所思?膏肓痼疾时。”这句话意味着医生面对患者的疾病,需要深入思考和诊断,才能找到治愈的方法。“膏肓痼疾”则是指病情严重,无法治愈的疾病。整首诗通过对医生职业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医学事业的尊重和敬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无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