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余仲杨陪枢掾俞公芳催兵海道岁晚远归

羽檄催军岁晚归,海南消息定何如。
腰边虽少封侯印,囊底应多荡寇书。
越水闽山牵旧梦,蛮烟瘴雨袭轻车。
短衣匹马男儿事,莫恋丘园月下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余仲杨陪枢掾俞公芳催兵海道岁晚远归》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人简介
  • 叶颙,字伯恺,金华(今属浙江)人。元末隐居不出,自刻其诗曰《樵云独唱》。明洪武中举进士,官行人司副。
  1. 诗词原文
    羽檄催军岁晚归,海南消息定何如。
    腰边虽少封侯印,囊底应多荡寇书。
    越水闽山牵旧梦,蛮烟瘴雨袭轻车。
    短衣匹马男儿事,莫恋丘园月下锄。

  2. 诗词鉴赏

  • 首句意境:“羽檄催军岁晚归”,描绘了军队在年末时节被紧急召集出征的场景,体现了对友人俞公芳在岁末时节被催促率军出征的欣喜与期待。
  • 第二句深意:“海南消息定何如”,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即将远行的担忧和对未来结果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仅来自对俞公芳能力的肯定,也寄托了诗人对他保家卫国决心的认可。
  • 第三四句感慨:“越水闽山牵旧梦,蛮烟瘴雨袭轻车”,通过对越州(今绍兴市)、福州等地的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地方深深的怀念和不舍。同时,“蛮烟瘴雨”暗示了远征的艰辛和危险,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和担忧。
  • 结尾情感:“短衣匹马男儿事,莫恋丘园月下锄”,以“男儿事”为结,强调了友人出征的正义与必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功业的赞赏和对其保家卫国决心的肯定。同时,诗人提醒友人不要因为留恋田园生活而忽略了国家大事,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责任感。

《喜有余仲杨陪枢掾俞公芳催兵海道岁晚远归》不仅是一篇描写战争场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叶颙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以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