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感兴三首

牛山远在乱云中,暮霭荒烟寄断鸿。
陶令归来官况懒,孟嘉去后酒杯空。
羞将白发欹乌帽,笑看青松老翠峰。
千载英豪一时事,菊花冷淡怨秋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九感兴三首》—— 文人墨客的秋日吟唱

叶颙,一个在文学领域默默无闻的名字,却以《重九感兴三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让后人得以窥见宋代文人对于节日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感,还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

在这首诗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位饱读诗书、热爱自然的文人形象。他通过描绘秋天的山居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用“五柳成阴”来暗示自己隐居的生活状态,用“三径晚、宦游无味”来表达自己远离官场、追求自由的心态。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高洁品格,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

《重九感兴三首》中的诗句“霜菊盈丛还可采,南山依旧横空翠”,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菊花作为秋天的象征,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品质。诗人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寄托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而结尾的“笑看青松老翠峰”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青松与翠峰的结合,不仅是自然界中的和谐统一,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定。这种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表达,无疑是对后世文人的一种启示和影响。

《重九感兴三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