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皋

日夕登东皋,东皋树参差。
回首望故园,天阔云空垂。
闾里孰不念,旅游孰不悲。
大川风波盛,远道豺虎饥。
上兴杞国忧,下肆楚狂痴。
苦遭事物役,不觉岁月驰。
年少诵经史,素心在济时。
漂荡无定迹,神隳意若疲。
从以业耕作,□□歌古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东皋》是陶渊明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的生平跨越了东晋和南朝,经历了战乱与政治变迁。陶渊明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才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 作品原文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2. 创作背景

  • 《登东皋》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经过十三年断断续续的仕途生涯之后,终于从彭泽令任上辞去官职归隐。此时,他已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开始了一段新的田园生活。
  1. 作品赏析
  • 在《登东皋》中,陶渊明描绘了自己在乡村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登高远眺,他看到了清澈的流水和周围的美景,这反映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 诗中的“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态度——顺应自然的变化,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追求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文人墨客而言,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1. 艺术特色
  • 《登东皋》的语言质朴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个人特色。
  • 该诗不仅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也展现了他在人生观念上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篇抒情诗,更像是陶渊明内心世界的写照,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和表达。
  1. 文化影响
  • 《登东皋》作为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清新脱俗的风格,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 在中国文化中,田园诗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灵感,也成为了人们追求自然生活、反思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

《登东皋》不仅是陶渊明个人创作风格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价值观以及他所倡导的自然和谐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