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爱白云,闭置密室内。
不如放令出,去住得自在。
卧云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卧云室》是明代诗人王行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童子与白云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师林十二咏·其八·卧云室》中,王行以“入窗才一缕,满室便氲然”的描写开篇,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晨光初照、云雾缭绕的幽静图景。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也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中所传达出的一种宁静和超脱。随后的诗句中,王行的用词精准而富有画面感,如“任使频舒卷,山僧自稳眠”,不仅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自在,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在《师林十二咏·其八·卧云室》中,王行通过对白云的深情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思。诗中的童子将白云关在密室内,但最后认为让白云自由出入才是真正自在的生活。这一主题不仅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寓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显示了王行超前的自然观和对人性的自由追求。
《卧云室》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也是王行对人生、自然和自由的深刻思考与探索。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