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襄贵丁明府

小桂堂前手自栽,未沉沙塌已生苔。
青山自笑不归去,白马相看时独来。
凉月清宵谁与共?
好花晴日不须开。
明年应度卢沟水,早寄春风郭隗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襄贵丁明府》是一首元代任士林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信息:《寄襄贵丁明府》是元朝时期任士林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 内容解析: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小桂堂前手自栽,未沉沙塌已生苔”形象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时光的流转。
  3. 鉴赏角度:从美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鲜明,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美感享受。从文学价值来看,它展示了任士林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4. 文化背景:元代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文化碰撞的时代,任士林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寄襄贵丁明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5. 现代意义: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寄襄贵丁明府》所传达的友情、自然与时间的感悟,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作用。

对于喜欢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读者而言,了解《寄襄贵丁明府》不仅能够欣赏到任士林的艺术才华,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寄襄贵丁明府》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对它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