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七夕用严柔济韵

问双星、有情几许。消磨不尽今古。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语。知几处。彩楼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
愁云暮。漠漠苍烟挂树。人间心更谁诉。擘钗分钿蓬山远,一样绛河银浦。鸟鹊渡。离别苦。啼妆酒尽新秋雨。云屏且驻。算犹胜姮娥,仓皇奔月,只有去时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七夕用严柔济韵》是元代文学家白朴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七夕(又称乞巧节)的情景,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感慨和对人间情感的深沉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白朴,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他的作品以诗词为主,其中不乏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他的诗词风格严谨细腻,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典故,使得作品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2. 创作背景:《摸鱼儿·七夕用严柔济韵》创作于公元1294年,正值元朝统一中国后不久,社会逐渐恢复稳定。此时白朴已届晚年,他早年曾遭受战乱之苦,深知民间疾苦。这首词的创作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描绘,寄托了他对于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3. 作品原文:秋夜晴空,满天繁星,引人遐想。特别是七夕,人们总不时仰望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看看他们是已经过河相会了,还是仍旧在隔河相望。因为据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受天帝处罚,分居银河两岸,每年七月七日才准相会,乌鹊为之搭桥。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在人们中传播,他们的遭遇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同情,也引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描绘、诗人的吟咏,词中写七夕著名的有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但白朴的这首《摸鱼子》却又是另一种写法。

  4. 整体翻译: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夜的天空景象,以及七夕之夜人们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回忆和想象,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传说的传承。

  5. 词句注释:在《摸鱼儿·七夕用严柔济韵》中,作者采用了较为简练的语言,通过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描述,传达了对人间真挚情感的赞美和对永恒爱情的追求。

  6. 白话译文: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夜星空的美丽景象,引发读者对牛郎织女故事的联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7.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相对安定,国家统一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在这样的背景下,白朴的词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8. 名家点评:白朴的《摸鱼儿·七夕用严柔济韵》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它不仅展示了白朴精湛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摸鱼儿·七夕用严柔济韵》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词作,通过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