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可竹

凋丧兵戈后,清淳簿领前。
老将琴作伴,闲与酒为年。
俗眼多嗔白,君心独守玄。
惟应松下客,相见故依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周可竹》是一首宋代诗人朱晞颜所作的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朱晞颜,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丰。
  • 作品风格:朱晞颜的诗歌多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语言简洁而含蓄。他的诗歌在宋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深受后人喜爱。
  1. 诗作原文
  • 诗句内容:凋丧兵戈后,清淳簿领前。老将琴作伴,閒与酒为年。俗眼多嗔白,君心独守玄。惟应松下客,相见故依然。
  • 诗句解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战乱中归来后,心境平和,与世无争的情怀。”凋丧兵戈后,清淳簿领前”意味着战争结束,世界回归宁静;”老将琴作伴,閒与酒为年”描绘了一位老者以琴酒自娱的生活状态;”俗眼多嗔白,君心独守玄”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和深邃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惟应松下客,相见故依然”则表达了诗人愿意作为一位隐居者,与知己共度时光的愿望。
  1. 赏析要点
  • 意象运用:诗中的”琴”和”酒”是文人墨客常借以表达内心情感的象征物,象征着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 情感表达:全诗充满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期望和对自然美的赞颂,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
  • 艺术手法:通过对比和象征,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使得诗歌富有哲理性和深度。
  1. 文化意义
  • 历史影响:此诗作为宋代文人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之间广为传诵,成为吟咏的对象。
  • 艺术价值: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1. 相关讨论
  • 与其他诗词的比较:在探讨宋代文学时,可以将《赠周可竹》与其他同期或相近时期的诗词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艺术特色和社会背景。
  • 读者解读角度: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这首诗,如历史、哲学、艺术等,这些角度都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赠周可竹》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作,也是宋代文人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