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何山吊胡安定坟和马侯德昌韵

高人迈幽赏,意极千里豁。
闲寻水山佳,众景入寥廓。
扪萝绝鸟道,竦韘出林末。
居然净梵天,金碧焕郛郭。
飞构上凌云,日轨度檐角。
倒景压重湖,奔雷破宫壑。
微径下旁通,晨昏钟鼓合。
相传晋何楷,勋业著麟阁。
筑室向兹山,深求洞宫脚。
尽洗浮华姿,玄默守栖泊。
至今香火缘,英灵宛如托。
书生仰前修,高堂哦泂酌。
遗德俨可师,丹青真炳若。
谁怜苍窆间,草树半凋落。
粢盛修岁常,加笾无处着。
勖哉贤侯心,直欲虎口脱。
还将举冠舄,卜吉慰索寞。
歆飨惟德馨,吾罍犹可濯。
世岂乏雅士,同好卫公鹤。
新诗有馀师,衔璧当面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何山吊胡安定坟和马侯德昌韵》是元代诗人朱晞颜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而且通过对历史人物胡安定和马侯德昌的追忆,表达了对先贤遗德的敬仰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作者介绍
  • 姓名及生平:朱晞颜,字景渊,元朝湖州路长兴(今属浙江)人,曾任瑞州路城务税课提领。
  • 作品成就:朱晞颜的作品有《瓢泉吟稿》,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造诣。
  1. 诗意解析
  • 高远的审美观:“高人迈幽赏,意极千里豁”描述了诗人独自欣赏自然美景时,心境开阔,仿佛可以洞察千里之外的景象。
  • 自然的和谐美:“閒寻水山佳,众景入寥廓”表达了作者在山水之间自由游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 建筑之美的描述:“居然净梵天,金碧焕郛郭”描写了宏伟的建筑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庄严和辉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时间的流逝感:“飞构上凌云,日轨度檐角”通过建筑的雄伟描绘出一种时间流转、岁月更迭的感觉。
  • 环境的动态变化:“倒景压重湖,奔雷破宫壑”形象地展现了环境在风雨中的动态美,雷声与湖水的交响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力量和美丽。
  • 历史的传承与敬意:“微径下旁通,晨昏钟鼓合”暗示了历史上许多重要人物的陵墓或庙宇的存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1. 诗中的象征意义
  • 自然与人的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强调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依赖。
  •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诗中的历史元素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现在的一种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并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
  1. 审美体验的深度
  • 情感的投入: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
  • 艺术的创新:通过对传统题材的现代解读,诗人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意识。

《游何山吊胡安定坟和马侯德昌韵》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而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