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梅泉黄静斋载酒问花

逃疟形容兀似槎,谁寻独树老夫家。
高人早擅无双誉,佳客争看第一花。
已为义尊成酩酊,更夸信笔写葩华。
斑斓小草真儿戏,得借馀光亦所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梅泉黄静斋载酒问花》是元代诗人牟巘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牟巘,字献之,宋末元初的诗人。他是蜀人后代,后徙居湖州。牟巘的父亲宋端明学士子才,其子应龙也因文章而闻名于东南地区。牟巘在宋亡时已退不任事,但父子俩依然保持着学术交流的传统。
  2. 创作主题:诗中通过”逃疟形容兀似槎”, “谁寻独树老夫家”等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 艺术手法:牟巘在这首诗中巧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花草以生动的形象。例如“逃疟形容兀似槎”和“更誇信笔写葩华”,使得诗句形象鲜明,富有诗意。
  4. 语言特色:《和王梅泉黄静斋载酒问花》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整首诗既有高山流水般的壮阔,也有细水长流的柔情,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于传统诗歌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和王梅泉黄静斋载酒问花》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宋代末期文人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