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东洲

散发披襟颇自由,野麋见客忽惊投。
新诗生怕将愁至,博学何妨与艺游。
未说天边金弹子,试寻城外土馒头。
不然且学伯伦醉,荷插相随死便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陈东洲》是宋代牟巘的五绝诗。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由的崇尚。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散发披襟颇自由:诗人以自由自在的形象出现,形容自己散开头发、敞开衣襟,显得非常自由。
  • 野麋见客忽惊投:当陈东洲的客人突然来访时,野麋(一种野生的动物)看到陌生人也会惊恐地逃跑。
  • 新诗生怕将愁至:担心新的诗歌会带给他忧愁,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情感表达的担忧。
  • 博学何妨与艺游:即使拥有广博的学识,也无妨与各种技艺相伴而行。
  • 未说天边金弹子:没有提及远方的金弹子,可能意味着诗人对远方的事物并不感兴趣,或者认为那不值得一说。
  • 试寻城外土馒头:试着寻找城外的土馒头,这可能指的是某种食物,也可能是诗人在寻找生活中的简单乐趣。
  • 不然且学伯伦醉:否则就学伯伦那样醉生梦死吧,伯伦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学生,以享乐主义闻名。
  • 荷插相随死便休:如果这样生活,就随它去吧,直到生命结束。
  1. 作品背景
  • 《赠陈东洲》创作于宋代,具体时间不详。牟巘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首诗很可能是牟巘在与朋友交往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自由自在的形象:牟巘通过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种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性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自由的重视。
  • 情感的真挚与深沉: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跨越时空的魅力。
  • 艺术手法的独特性:牟巘在这首诗中的用词选择、意象运用都显示了他的独特艺术风格。例如,“散发披襟”、“野麋见客”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自由精神。
  1. 历史意义
  • 反映宋代文化风貌: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们在诗词歌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观念。牟巘作为宋末文人的代表,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赠陈东洲》不仅是牟巘个人风格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反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友谊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