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兄仲举父典教石州乡郡

纷纷世累苦相牵,抚事悲歌惜壮年。
卜隐未成长往计,伤时空赋远游篇。
林宗雅志伊谁识,张翰孤怀亦自贤。
见说家山风物好,几时同倚暮云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尊兄仲举父典教石州乡郡》是元代学者安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以下是对该诗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时年四十三岁。他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但未果。之后,安熙跟随刘因的门人乌冲学习,深得尊崇与信任,并在家居教授多年。
  2. 诗作原文:纷纷世累苦相牵,抚事悲歌惜壮年。 卜隐未成长往计,伤时空赋远游篇。 林宗雅志伊谁识,张翰孤怀亦自贤。 见说家山风物好,几时同倚暮云巅。
  3. 创作背景:安熙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提到了“家山风物好”以及“几时同倚暮云巅”,反映出他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依然保持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4. 作品赏析鉴赏: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感情真挚,通过对家乡风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诗中的“家山”一词,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称呼,更是诗人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
  5. 名家点评:对于这首诗的评价,有评论认为它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表达的作品,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使人产生共鸣。
  6. 轶事典故:安熙的生平事迹并不多见记载,但从他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安熙的这首《尊兄仲举父典教石州乡郡》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记录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世界。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审美的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