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张清夫登道场何山

松楸夹道云迷麓,细泉无声走空谷。
扪萝倚磴行转缓,百折峰峦看未足。
鹧鸪泣雨山漫漫,悬崖老树苍虬蟠。
登楼倚槛俯木末,漱泉汲涧分馀湍。
老僧延坐话夙昔,夜半谈空屡前席。
自言久是兹山主,殿下长垣屡封植。
山头碧瓦如连环,曾闻仙客来云间。
猿惊鹤怨知几许,伊吾声断愁空山。
明朝烟雨开晴旦,折花临水春将半。
我亦归山读故书,何必怀仙生浩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偕张清夫登道场何山》是元代著名诗人朱德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朱德润,字泽民,元代睢阳人,后徙居吴中。他的诗歌创作非常出色,擅长画山水人物,工于书法。他曾在仁宗延祐末年被推荐担任应奉翰林文字,兼任国史院编修,英宗即位后,他被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来弃官归隐。顺帝至正年间,他重新被起用为行中书省照磨,并摄守长兴县。朱德润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和书法上。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诗人的情感。
  1. 诗歌原文
    松楸夹道云迷麓,细泉无声走空谷。
    扪萝倚磴行转缓,百折峰峦看未足。
    鹧鸪泣雨山漫漫,悬崖老树苍虬蟠。
    登楼倚槛俯木末,漱泉汲涧分馀湍。
    老僧延坐话夙昔,夜半谈空屡前席。
    自言久是兹山主,殿下长垣屡封植。

  2. 诗歌内容解析

  • 松楸夹道、云迷麓:这两句描绘了道场山的自然景象,松楸树木交错生长,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
  • 细泉无声、走空谷:通过“细泉”与“空谷”,表达了山谷中的泉水虽然细小却能潺潺流淌,显示出自然界的生命力。
  • 扪萝倚磴、行转缓:描述了登上山顶的过程,需要攀爬陡峭的山路,体现了攀登的艰辛和对自然的敬畏。
  • 鹧鸪泣雨、山漫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鹧鸪比作有情感的存在,在雨水中啼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感慨和哀伤。
  • 悬崖老树、苍虬蟠:描绘了山中的古树,树枝扭曲盘旋,形象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沧桑与岁月的痕迹。
  • 登楼倚槛、俯木末:通过登高临下的视角,可以看到山脚下的景色,也象征着人生的高处不胜寒。
  • 漱泉汲涧、分余湍:描绘了泉水清澈见底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 老僧延坐、话夙昔:老僧与诗人的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 自言久是兹山主、殿下长垣屡封植:老僧自称是山的主人,曾经受到皇家的封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尊重。

《偕张清夫登道场何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