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慈溪县,官闲地更偏。
两潮来海错,六月刈山田。
晓塔天童寺,春帆日本船。
何时琼树底,花夕醉婵娟。
寄慈溪普天泽监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慈溪普天泽监县》是一首反映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诗作,全文如下:
闻说慈溪县,官闲地更偏。
两潮来海错,六月刈山田。
晓塔天童寺,春帆日本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在慈溪县的工作状况和自然环境,通过对当地渔业、农业以及宗教活动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和感受。
诗中的“闻说慈溪县,官闲地更偏”表达了对地方官员职责的不满,暗示了官场的腐败和官员的懈怠。通过这种表达方式,诗人展示了其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愤慨,同时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现状的深刻批判。
“两潮来海错”,描述的是海洋与河流交汇的景象,象征着大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这里的“海错”可能指的是沿海地区丰富的渔业资源,反映出渔民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状态。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六月刈山田”,则展现了农时劳作的繁忙场景。这里的“刈”字意味着割取,可能是指收割农作物。这样的劳作场景不仅反映了农民的生活艰辛,也体现了农耕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晓塔天童寺,春帆日本船”,描绘了寺庙的晨钟暮鼓和远洋船只的生动画面。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视觉美感,还反映了佛教文化在当地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与赞赏。
成廷圭的《寄慈溪普天泽监县》不仅展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还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对美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