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士先归长安

落魄麻衣不受尘,黄金挥尽只清贫。
新丰市上酒濯足,韦曲城南花恼人。
豪杰谩嗤秦逐客,渔樵能话汉功臣。
清时未老丹心在,且把长竿钓渭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士先归长安》是元代诗人成廷圭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归乡的感慨与祝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成廷圭,字原常、一字元章或礼执,元朝芜城人。他喜好读书,工于诗。成廷圭在元末避乱至吴中后,晚年生活清贫,但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落魄麻衣不受尘,黄金挥尽只清贫。
    新丰市上酒濯足,韦曲城南花恼人。
    豪杰谩嗤秦逐客,渔樵能话汉功臣。
    清时未老丹心在,且把长竿钓渭滨。

  2. 诗句解析

  • 落魄不拘:描述了诗人身处乱世,却依然保持了一种潇洒不羁的生活态度,不受世俗尘埃的束缚。
  • 黄金挥尽:表达了他对金钱的淡泊,甚至不惜挥金如土,只为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独立。
  • 新丰市上酒:反映了诗人在繁华都市中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对于物质享受的超脱态度。
  • 韦曲城南花:描绘了他在宁静的城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 豪杰谩嗤秦逐客: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上被流放的豪杰人物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 渔樵能话汉功臣: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 清时未老丹心在:强调了诗人尽管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 且把长竿钓渭滨: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1. 主题表达
  • 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他渴望远离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过一种简单而纯净的生活。
  • 诗中的“清时”一词,寓意着诗人所期望的清明政治和理想的时代,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1. 文化影响
  • 《送杨士先归长安》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后世读者的关注。
  • 这首诗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的窗口。

《送杨士先归长安》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友人的祝福,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诗歌的艺术魅力,更能深入理解其中包含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