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方壶高士

尘湖山下足烟霞,羡尔方壶道士家。
雨后放龙耕绿野,日中呼犬试丹砂。
琼林一路芝如草,碧涧千年竹有花。
正欲相陪此深隐,半盂分我饭胡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方壶高士》是元代诗人成廷圭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简洁生动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从不同角度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怀方壶高士》的原文如下:
    尘湖山下足烟霞,羡尔方壶道士家。
    雨后放龙耕绿野,日中呼犬试丹砂。
    琼林一路芝如草,碧涧千年竹有花。
    正欲相陪此深隐,半盂分我饭胡麻。
  • 首联“尘湖山下足烟霞,羡尔方壶道士家。”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尘湖山下,四周被烟雾和霞光环绕,羡慕着那位隐居在方壶山中的道士之家。
  • 颔联“雨后放龙耕绿野,日中呼犬试丹砂。”则展现了一个勤劳耕作的场景,雨水过后,一条龙在绿色的田野上自由地游走,而在烈日下,一只狗正在尝试炼制丹砂。
  • 颈联“琼林一路芝如草,碧涧千年竹有花。”通过使用“芝”与“竹”,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 尾联“正欲相陪此深隐,半盂分我饭胡麻。”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超然世外的生活的渴望,想要陪伴这位高人一起深居简出,共享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
  1. 诗歌赏析
  • 诗作采用了典型的田园牧歌的风格,通过对山水、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隐逸的理想生活状态。
  • 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将“龙”和“犬”作为劳作的象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 语言优美,用词考究,既富有节奏感,又富含哲理,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 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1. 作者介绍
  • 成廷圭(生卒年不详),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他是元朝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元代中期,其作品深受当时文人学士的喜爱。《怀方壶高士》是他众多诗作中的佳作之一。
  • 成廷圭虽然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中,但他的作品却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精神独立的高度赞赏。
  1. 诗歌创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成廷圭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个在动乱年代中成长起来的诗人,成廷圭可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的生活,这使他更加向往一种平和、宁静的隐逸生活。
  • 《怀方壶高士》可能是他在某次游览或访友过程中,受到方壶山中道士家园的启发,从而有了创作灵感。
  • 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元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情怀——对传统儒家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反思。

成廷圭的《怀方壶高士》不仅因其优美的诗句而广为人知,更因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值得细细品味。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国古典田园诗的一次重要贡献,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一种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