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茅府判

封印归来寡送迎,画桥门巷水同清。
二分明月杯中泻,九朵春云笔下生。
宾客班荆谈雅道,儿童骑竹颂廉声。
奚须老拙扬人善,公府争传好姓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茅府判》是元代诗人成廷圭创作的作品,收录于《居竹轩集》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别茅府判》的创作与成廷圭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元代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成廷圭在避乱期间曾居住在吴地,其生活状态和心态在诗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
  2. 诗歌内容:《别茅府判》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景观,展现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例如,诗人通过对画桥门巷、清澈流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远离战乱的和平与宁静。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赏,如宾客班荆谈雅道和儿童骑竹颂廉声等场景,都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社会风尚的支持和推崇。
  3. 艺术特色:成廷圭作为一位诗人,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更透露出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别茅府判》在艺术表现上,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捕捉,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深情表达。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田园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别茅府判》不仅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时代气息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知,它不仅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状况,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