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有道处士

广陵故旧渐消磨,白发伤心奈尔何。
马援车犹在乡里,黄公垆已隔山河。
百年华屋春风歇,八月荒原夜雨多。
乱后与君成永诀,几行衰泪洒烟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孙有道处士》是元朝诗人成廷圭的作品。下面将从作品的背景和作者介绍、原文及翻译、文学价值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1. 作品背景和作者介绍
  • 时代与作者:成廷圭(约1286年—约1335年),字廷玉,号铁关,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其创作涉及诗歌、散文、散曲等多种形式。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著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作品的流传:《挽孙有道处士》作为成廷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历史变迁。该作品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多次传抄和改编,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挽孙有道处士》是一首表达对逝去友人深切怀念之情的古诗。全诗如下:广陵故旧渐消磨,白发伤心奈尔何。马援车犹在乡里,黄公垆已隔山河。百年华屋春风歇,八月荒原夜雨多。乱后与君成永诀,几行衰泪洒烟萝。
  • 翻译:诗中描述了广陵地区的朋友逐渐凋零的景象,白发人面对故人的离去感到无比悲伤。马援的车还在家乡,而黄公的酒垆却已远隔山河。曾经的繁华建筑如今只剩春风不再,荒原之上夜雨纷飞。这些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无尽的哀思以及世事变迁所带来的感慨。
  1. 文学价值和影响
  • 文学价值:《挽孙有道处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元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创作技巧,也反映了元末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沉浮。
  • 文化影响:《挽孙有道处士》在文化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延续至今。许多研究元代文学的学者都将这首诗作为考察的重要文本。同时,该作品也被广泛引用于教育和文化活动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除了上述内容,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进一步了解成廷圭的其他作品,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 研究元代历史和社会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挽孙有道处士》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人性的光辉。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历史的教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