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樵歌

朝亦不采薪,暮亦不采薪。莲泾赊得沽酒家,入口滑辣香且醇。
一饮三百钱,再饮五十文。兴来连欲醉不得,一醉已判三千春。
狂歌还容木客和,大叫岂怕邻翁嗔。生来无田种秫米,乱后有地披荆榛。
山花野草插满笠,儿曹错□刍荛民。王质不饮酒,也是痴仙人。
烂柯山,在何许,一局残棋自今古。当垆主人休索钱,酒债寻常何足数。
醒来随处束薪归,却卖青钱送还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樵歌》是明代张简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体诗,以其独特的神话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些介绍:

  1. 创作背景:《醉樵歌》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明代社会动荡,文人普遍追求功名而不易得,张简通过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
  2. 艺术特色: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醉樵”的形象,其铁冠欹侧、发飘萧的姿态,青松一枝悬酒瓢的画面,既展现了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崇尚。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如华盖峰头等,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深度。
  3.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醉樵歌》不仅展示了张简卓越的诗歌才华,还体现了他对于传统诗歌形式的创新尝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铁冠、青松、月宫桂树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解读的余地。
  4. 历史影响:作为明代的诗歌佳作,《醉樵歌》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对象,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之一。

《醉樵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领略到明朝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还能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