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倪从事不至用韵以寄

天地双蓬鬓,江湖一酒杯。
不因佳客至,争得好怀开。
拄颊看山坐,登楼待月来。
黎明还送别,歌罢重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期倪从事不至用韵以寄》是宋代诗人朱希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朱希晦:字希晦,号丹溪道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生平不详,但从留下的诗文来看,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诗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年左右),当时朱希晦身处政治动荡、国家分裂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他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他的诗歌既有深沉的政治意味,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及赏析
  • 原文节选:天地双蓬鬓,江湖一酒杯。不因佳客至,争得好怀开。拄颊看山坐,登楼待月来。黎明还送别,歌罢重徘徊。
  • 诗意解析:首联“天地双蓬鬓,江湖一酒杯”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诗人自己的境遇,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颔联“不因佳客至,争得好怀开”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不来访的遗憾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豁达;颈联“拄颊看山坐,登楼待月来”描写了诗人在山水间静坐沉思的雅致生活;尾联“黎明还送别,歌罢重徘徊”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留恋之情。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完美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双蓬鬓”、“江湖一酒杯”等,这些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简练:朱希晦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朱希晦的《期倪从事不至用韵以寄》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朱希晦作为南宋著名文人的卓越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