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广文

不有封侯相,安能食肉飞。
溪山犹发兴,鱼鸟自忘机。
曳杖看云去,褰衣步月归。
骊珠忽在手,怪底吐光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李广文》是元朝朱希晦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从作品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朱希晦:朱希晦,元朝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年时隐居于瑶山。
  • 时代背景:元代是社会动荡的时期,朱希晦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隐居,反映了他的政治立场和生活态度。
  1. 主题思想
  • 隐逸情怀:诗中“不有封侯相,安能食肉飞”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以及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 自然和谐:“溪山犹发兴,鱼鸟自忘机”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象如“曳杖看云去,褰衣步月归”等,构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审美的享受。
  • 语言简练:整首诗用词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美学特点,如“骊珠忽在手,怪底吐光辉”,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答李广文》不仅是一首表达隐逸情怀和自然美感的诗歌,也是朱希晦个人生活哲学和社会理想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