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

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
东风杜宇三月三,五云望断春芜绿。
墨花煌煌五十六,写出江南愁万斛。
当时下笔眼如虎,日落天低鬼神哭。
扬帆昔走仪真船,手持鳌柱擎南天。
间关岭海血洒檄,回首家国随飞烟。
六宫粉黛黄埃里,汉火无烟吹不起。
全躯肯效褚渊生,嚼舌甘为杲卿死。
蓟门碧草春悽悽,为官不换西山薇。
哀吟一曲肝肠裂,劲气万丈蛟龙飞。
当年恨杀葛岭贼,恨不刳心饮其血。
堂堂忠义行宇宙,白日青天照遗墨。
再拜酬公金屈卮,有酒不读兰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是元代诗人吴师尹的作品。下面将更深入地解析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1. 作者简介
  • 吴师尹,字莘乐,号桂冈,是元代的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深情和细腻著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节选:“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这句描绘了南宋末年,面对外敌的入侵,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与衰败之中。海舟的覆没象征着国家的灭亡。
  • 赏析:此句通过强烈的视觉与心理描绘,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情感上的悲痛。
  • 原文节选:“东风杜宇三月三,五云望断春芜绿。”这里通过“三月三”暗示了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或经历。杜宇即杜鹃,常常被用来象征哀伤和离别。
  • 赏析:此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1. 主题与情感
  • 忠义精神:诗中多次提到“忠义”,强调了南宋时期一些士大夫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 家国之思:通过对国家衰败和个人遭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超越了个人的悲欢离合,体现了一种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感。

《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文学在表达这些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