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东湖述怀

野叟耕锄喜近郊,柴门风雨夜萧骚。
卧龙岂欲烦三顾,老鹤长鸣向九皋。
北阙湛恩新赐爵,近臣传敕旧同袍。
自怜经济全无术,只有山林兴最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居东湖述怀》是一首表达诗人在东湖闲居生活时所抒发情感的文学作品,由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龚自珍(1792年10月28日—1841年9月26日),字伯定,又号定庵、南河、太谷等,晚年居住杭州临平竹阁。他是清代诗人,学者、思想家,“常州词派”创派人之一。他提倡学古改制,反对空谈性命,强调文章要有益于天下。他的作品有《定庵文集》、《定庵诗集》等。
  1. 作品原文
    野叟耕锄喜近郊,柴门风雨夜萧骚。卧龙岂欲烦三顾,老鹤长鸣向九皋。北阙湛恩新赐爵,近臣传敕旧同袍。自怜经济全无术,祗有山林兴最高。
  2. 作品鉴赏
  • 田园诗意蕴:诗歌开头两句“野叟耕锄喜近郊,柴门风雨夜萧骚”,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简朴。诗人通过“野叟耕锄”、“柴门风雨”等意象,展现了一幅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田园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政治隐喻:诗句“卧龙岂欲烦三顾,老鹤长鸣向九皋”中,“卧龙”一词借指诸葛亮,暗示了诗人虽然在政治上有所抱负,但并未得到重用,只能隐居于东湖之畔,过着清高的生活。这种表述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 宫廷恩遇与友情:“北阙湛恩新赐爵,近臣传敕旧同袍”中的“北阙”指的是皇宫,这里的“湛恩新赐爵”和“近臣传敕”都暗示了皇帝的赏识和政治上的提拔。而“旧同袍”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自我感慨:“自怜经济全无术,祗有山林兴最高”中的“经济全无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嘲,同时也揭示了他无法在世俗事务中施展才华的无奈。然而,他仍然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山水之中。

《闲居东湖述怀》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表达诗人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龚自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龚自珍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