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李希白还山

洞中流水五芝肥,鹤上仙人万里归。
海月伴残丹灶火,天风吹动绣云衣。
焚香秘室招王远,蹑屐名山访子微。
闻道长生有真诀,我从何处叩岩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道士李希白还山》是元代诗人宋褧的作品。这首诗作于何时,目前尚无确切的记载,但可以推断出其成书时间应在宋褧生活的年代之后。

宋褧,字显夫,号玉壶外史,是一位生活在元朝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描写山水、表达隐逸情怀见长。宋褧在元代的政治环境中敢言直谏,因敢于批评时政而多次遭遇贬斥,直至逝世,谥文清。他的生平经历为诗作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意蕴。

《送道士李希白还山》作为宋褧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被后世所传诵。诗中“洞中流水五芝肥,鹤上仙人万里归”描绘了一幅幽静秀美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和赞美。”海月伴残丹灶火,天风吹动绣云衣”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仙风道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整首诗充满了道家隐逸文化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渴望。

宋褧的《送道士李希白还山》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的特点,为研究元代文学、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