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江心寺留题

隔江孤屿敞空门,不似山林不似村。
双塔昼深樟树影,半阶寒沁海潮痕。
连城客到诗常满,别岛僧回粥尚温。
欲寄微躯恨无策,暂时相赏慰羁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嘉江心寺留题》是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宋褧,字显甫,号玉壶,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尤以描绘自然景观著称。在元朝时期,宋褧的诗作受到广泛赞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隔江孤屿敞空门,不似山林不似村。双塔昼深樟树影,半阶寒沁海潮痕。连城客到诗常满,别岛僧回粥尚温。欲寄微躯恨无策,暂时相赏慰羁魂。

  3. 诗句解析

  • 隔江孤屿敞空门:“隔江”意味着这座孤屿位于江对岸,“孤屿”指岛屿孤立,而“敞空门”则形容这座岛上的建筑门户宽敞,透露着一种空旷和宁静的氛围。
  • 双塔昼深樟树影:“双塔”指的是寺庙中的两座塔楼,“昼夜”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樟树影”则是夜晚时分塔影投射在地面上的景象。
  • 连城客到诗常满:“连城”在这里比喻客人来访时带来的礼物丰厚或诗意充盈,“客到”说明有人来访。
  • 别岛僧回粥尚温:“别岛”指远离陆地的岛屿,“僧回”可能是指僧侣归来。 “粥尚温”则反映了岛上的生活状态和僧人的饮食情况。
  • 欲寄微躯恨无策:“微躯”指的是诗人自身的身躯,这里的“欲寄”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某种情感但无从下笔的无奈。
  1. 诗歌赏析:宋褧的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心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也有微小的生活细节,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淡泊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宋褧的《永嘉江心寺留题》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景观描绘而著称,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被后人所称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