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李氏种桃亭

瑶池阿母杳无踪,结实开花怅望中。
何似君家亭子上,一年一度看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抚州李氏种桃亭》是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瑶池阿母的怀念以及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宋褧,字显夫,元大都(今北京市)人。他是宋本的弟弟,曾中泰定元年进士,后历任秘书监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在顺帝至元初,宋褧还曾历官翰林待制、国子司业等职位。他在任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时,因敢于直言而得罪权贵,最终以翰林直学士的身份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风波和文学成就,留下了《燕石集》这样传世之作。

  2. 诗作原文:《抚州李氏种桃亭》的全文如下:
    瑶池阿母杳无踪,结实开花怅望中。
    何似君家亭子上,一年一度看春风。

  3. 诗歌赏析:宋褧通过“瑶池阿母杳无踪”开篇,描绘了神话中瑶池阿母的神秘与遥不可及,暗示了现实的遗憾和美好愿望。接下来“结实开花怅望中”,则表达了对春花绽放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尾句“何似君家亭子上,一年一度看春风”,则转向现实生活,比喻自己虽不能如瑶池阿母般永恒存在,但却能在现实中享受春天的美好。这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宋褧的这首《抚州李氏种桃亭》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受到赞誉,更因其背后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被后人传颂。这首诗不仅是宋褧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记录,值得人们深入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