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京师诸公

华颠戚戚苦无悰,愁绝湘南六一翁。
采得宜男仍谒告,未应空学顾非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京师诸公》是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宋褧(1294年-1346年),字显夫,元大都人,泰定元年进士,曾任秘书监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政的关注和对友人的思念。
  1. 文学特点
  • 《寄京师诸公》以七言排律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1.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景象,引发出对故友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期望。
  1. 艺术手法
  • 诗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作品更加生动形象。特别是“华颠戚戚苦无悰”一句,通过对“华颠”(即头顶)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宋褧的《寄京师诸公》不仅是一部充满深情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反映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以及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