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寿母张节孝

良人旅榇藏故乡,襁中孤儿佩铜章。善事尊章不归宁,稿砧泉下无遗恨,棹楔门前有耿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延寿母张节孝’是一首由元代诗人宋褧所创作的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及对亡夫的哀思。以下是对该诗歌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良人旅櫬藏故鄉,襁中孤兒佩銅章。善事尊章不歸寧,藁砧泉下無遺恨,棹楔門前有耿光。

  2. 作者介绍:宋褧,字显甫,号玉渊,是一位元末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宋褧擅长诗词和书法,其诗词作品以典雅清新著称,在元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3. 作品鉴赏:这首诗以其深情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一位母亲对亡夫的无尽思念与哀伤。诗中“良人旅櫬藏故乡”描绘了亡夫的灵柩被运回故乡的凄凉景象;“襁中孤儿佩铜章”则通过孤儿佩戴铜章的细节,表达了对亡儿未来无依无靠的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宋褧的《徐延寿母张节孝》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值得品读,其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