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海子岸暮归金城坊

山含烟素,波明霞绮,西风太液池头。马似游龙,车如流水,归人何暇夷犹。丛薄拥金沟。更萧萧宫树,调弄新秋。千里烟波,几双鸥鹭两渔舟。
暮云楼阁深幽。政砧杵丁东,弦管啁啾。淡淡星河,荧荧灯火,一时清景难酬。马上试冥搜。填入耆卿谱,模写风流。明日重来柳下,携酒教名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海潮·海子岸暮归金城坊》是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围绕作品的基本信息、文学背景与作者、诗词原文及其翻译和赏析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基本信息
  • 作者:宋褧,元代著名诗人,字显夫,大都(今北京)人。他以文章见长,受到元明善、张养浩、王士熙等文坛前辈的赏识。
  • 朝代:该词作于元代。
  • 体裁:宋褧以其精湛的词艺在元代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此词即是其代表作之一。
  1. 文学背景与作者
  • 生平经历:宋褧曾随其兄宋本入京,受到元明善、张养浩、王士熙等人的赏识和重用,其诗歌创作也因而声名显赫。
  • 文学成就:宋褧的诗作在当时广受赞誉,他的《燕石集》传世,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诗词原文:山含烟素,波明霞绮,西风太液池头。马似游龙,车如流水,归人何暇夷犹。丛薄拥金沟。更萧萧宫树,调弄新秋。千里烟波,几双鸥鹭两渔舟。暮云楼阁深幽。政砧杵丁东,弦管啁啾。
  • 诗词翻译:远处的山峰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霭,水面上波光粼粼,像是被晚霞映照成绮丽多彩。一阵微凉的西风吹过,带着太液池边的清凉,似乎还能听到远处宫门前的鼓声。马儿奔跑如龙,马车行驶如水。归来的人们无暇驻足欣赏这美景。周围的树林渐渐密集,仿佛是金色的屏障一样围绕着小溪。更远处,宫树上飘落的叶子轻轻摇曳,给秋天增添了几分新意。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烟波浩渺,几只鸥鹭在水中嬉戏,岸边还有两只渔船静静地停泊着。夕阳渐落,远山的轮廓变得愈加模糊,楼阁间传来阵阵钟声悠扬。此刻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砧杵声和弦乐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1. 赏析
  • 意象描绘:《望海潮·海子岸暮归金城坊》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从“山含烟素”到“马似游龙”,再到“车如流水”、“丛薄拥金沟”,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 情感表达:宋褧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上,更体现在对故乡人情的怀念之中。
  • 艺术特色:宋褧的词作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善于运用叠词和拟人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节奏感和动感。同时,他也擅长运用对比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宋褧的《望海潮·海子岸暮归金城坊》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更是一幅精美的江南水乡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领略宋褧的文学才华以及他所描绘的自然美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