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吟

独老朝朝出,或醉暮未归。
高树挂新月,山妻候柴扉。
饮伴更相送,欲辞意难违。
感此乡曲情,泪下忽沾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是其“杂律诗”中的一首。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暮江吟》创作于唐代,这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文学繁荣与思想活跃的时期。
  • 作者背景:白居易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内容贴近民众生活、语言通俗易懂而闻名。
  1. 主题内容
  • 自然景观: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西下和初升弯月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悟。
  1. 艺术风格
  • 意象选择: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如夕阳、晚霞、月光、露珠等,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诗意画面。
  • 语言特点: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音韵之美,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1. 文化价值
  • 审美教育:《暮江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具有很高的审美教育价值。
  • 历史意义:该诗作为唐诗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唐代以及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评价
  • 读者反响:《暮江吟》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和高度评价。
  • 学者评价:许多学者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它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暮江吟》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内涵,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