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叶敬甫赋母线石

密密线缝裳,依依石在匡。
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
尚想精神聚,宁容发体伤。
殷勤珍袭意,尔后永毋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叶敬甫赋母线石》是一首元代诗人吴师道所作的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吴师道:元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
  1. 诗歌原文
  • 密密线缝裳,依依石在匡。
  • 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
  • 尚想精神聚,宁容发体伤。
  1. 诗句解析
  • “密密线缝裳”,描绘了母亲精心制作衣物的细腻场景,“衣裳”在这里象征对母亲的思念和敬意。
  • “依依石在匡”,使用“依依”形容石头,意味着石头虽不动声色,但内心却随着时间而改变,隐喻着母亲内心的坚韧和不变。
  • “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通过对比“石”和“线”,表达了对母亲无法忘却的情感和深深的哀愁。
  • “尚想精神聚”,表达了对母亲精神力量的认可,即使岁月变迁,她的精神依然能够影响自己。
  • “宁容发体伤”,则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因为母亲的存在让自己得以成长,没有受到伤害。
  1. 主题思想
  • 此诗通过描写母亲的细心与坚强,以及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连接。
  • 诗中的“线”与“石”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不变的情感,展现了对母亲深沉的思念之情。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通过对母亲缝制衣物这一动作的细致描绘,将情感融入日常生活的场景中,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 意象生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石如心不转”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文化价值
  • 亲情颂扬:此诗是对母爱的颂扬,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文学创作: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它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才情。

《为叶敬甫赋母线石》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母亲无尽的爱与怀念的表达,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