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吟

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
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
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
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
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
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
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
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促织吟》是元代吴师道的作品,而非唐代杜甫所作。该诗通过描绘蟋蟀的悲鸣及其对人心灵的影响,深刻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与愁绪。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吴师道,字正传,号紫阳山人,生于婺州兰溪,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不仅是一位词章高手,还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包括高邮县丞、宁国路录事等,并在学术上深受朱熹影响,遵循许衡之成法,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吴正传文集》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

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
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
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

  1. 诗歌解读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个秋天晚上的景象。诗人首先用“白露如雨”和“促织惊寒”来渲染夜晚的氛围,接着描绘了因思念而失眠的女子和孤独的丈夫。后两句则表达了丈夫出征不回,家中无人陪伴的凄凉情景,以及夫妻之间无法相互倾诉的悲哀。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己的处境写照,反映了他对这种情感状态的共鸣。整首诗通过对蟋蟀鸣叫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以及对离别和孤独的感受。

  1. 艺术特色

《促织吟》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上。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夜长抱膝三太息”,“微霜凄凄月欲没”,这些都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感转折自然,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促织吟》不仅展示了吴师道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其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见解和艺术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