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氏南楼

层轩百尺倚高秋,萧爽浑如庾亮楼。
云影每依帘侧畔,溪声只在树东头。
仙人岩石通霄汉,太乙藜灯直斗牛。
总道登临多雅兴,何时借鹤试相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官氏南楼》是元代诗人吴当的作品,创作于元代。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品原文
    層軒百尺倚高秋,蕭爽渾如庾亮樓。雲影每依簾側畔,溪聲只在樹東頭。
    仙人岩石通霄漢,太乙藜燈直斗牛。總道登臨多雅興,何時借鶴試相求。
  2. 作者介绍:吴当,字伯尚,元抚州崇仁人,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3. 诗歌鉴赏
  • 《上官氏南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首联“层轩百尺倚高秋,萧爽浑如庾亮楼”通过描写建筑的高度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高楼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 颔联“云影每依帘侧畔,溪声只在树东头”则通过描绘云影和溪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 颈联“仙人岩石通霄汉,太乙藜灯直斗牛”则是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运用和发挥。这里的仙人、岩石、霄汉、太乙、藜灯等元素,都象征着神秘和超然的境界,而“直斗牛”则暗示了诗人对权力的追求和野心。
  • 尾联“总道登临多雅兴,何时借鹤试相求”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里的“登临”象征着人生的追求和努力,而“借鹤试相求”则暗示了诗人对超越世俗束缚、实现理想境界的渴望。
  1. 作品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元朝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元朝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代,政治上虽然相对稳定,但也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吴当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精神追求的追求。
  2.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诗歌技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首先,在诗歌形式上,吴当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既符合当时的诗歌传统,又能够充分展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其次,在诗歌内容上,吴当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和精神追求的追求。最后,在诗歌语言上,吴当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味,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历史影响:这首诗的历史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它不仅展现了元朝时期诗歌的特点和成就,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由、独立和精神追求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吴当的这首《上官氏南楼》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首深沉的人生哲学诗篇。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