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存堂

龙泉江上卜幽居,题扁当楣学士书。
堂下白花吹采凤,窗间锦瑟咏关雎。
猗兰有态春云近,棣萼多情昼日舒。
朋酒升堂家庆在,相看不乐更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顺存堂》是元代诗人吴当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诗人生平:吴当(生卒年不详),字叔子,号东山,元代诗人,龙泉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斐然。
  • 诗作风格:吴当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其创作不拘泥于形式,善于用简练的笔触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1. 诗词原文
  • 诗句原文:龙泉江上卜幽居,题扁当楣学士书。
  • 赏析解读:《顺存堂》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江边风景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尊重。诗中的“龙泉江上”暗示了地理位置,“卜幽居”则表达了诗人选择隐逸的决心。
  • 译文注释:在龙泉江畔寻找一处幽静的住所,题写的匾额上写着“学士书”。这里的“学士”可能指的是古代学者,而“书”则表明了学问的重要性。
  1. 诗词背景
  • 写作背景:吴当生活在元朝动荡的时代,面对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公,他选择了隐退,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平静。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顺存堂》,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尊崇。
  • 时代影响:元朝时期的社会环境为《顺存堂》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方面,元朝的政治腐败和文化压抑使得文人阶层普遍感到不满;另一方面,元朝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内心世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艺术特色
  • 意境描绘:《顺存堂》中,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如“堂下白花吹采凤”,通过对花朵和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这种意境的描绘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 象征意义:在《顺存堂》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隐喻,如“棣萼多情昼日舒”,这里的“棣萼”指的是树木的枝叶,象征着生机与活力。通过这样的象征手法,作者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顺存堂》不仅是吴当个人生活态度的反映,也是元代社会文化的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元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适应与抉择。
  • 教育意义:《顺存堂》的艺术价值在于它能够启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相互交织,展示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对于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顺存堂》不仅是吴当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元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艺术才华,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