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

汉守曾悬榻,家声复世纶。
赞廉推雅士,列郡重嘉宾。
昭代详刑谳,贤僚体圣仁。
裤襦怜故老,狴犴念冤人。
英干登时望,文华异等伦。
固宜膺宠渥,岂但活罢民。
江左名藩旧,风流佐幕新。
平反须有颂,刚决看如神。
郤鉴初荣养,黄香早缔姻。
锦还乡已昼,彩戏室俄春。
自补寻山屐,谁亲垫雨巾。
拊循恩易洽,煦妪俗当淳。
曲动《阳关》叠,樽移祖帐陈。
未能忘手握,何得更情亲。
羡尔丹霄贵,悲余白发贫。
尚期金鼎药,犹客素衣尘。
岩壑将幽赏,烟霞欲隐沦。
交游千古事,离别百年身。
楚泽寒多雁,吴波暖见鳞。
相思不相见,音问莫辞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是宋代诗人宋无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宋无的生平与成就:宋无,字不详,号无垢,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时局的深切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简练而不失深意,语言平易却富有韵味。
  1. 诗篇原文
  • 汉守曾县榻,家声复世论。
  • 赞廉推雅士,列郡重嘉宾。
  • 昭代详刑谳,贤僚髓圣仁。
  1. 诗意解析
  • “汉守曾县榻”:这里的“曾县榻”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人物曾经在这个地方任职过,或者是某个地名的简称。这样的用词增添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
  • “家声复世论”:表明诗人对于家族荣誉的珍视以及对家族声望的重视。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示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以及对自己家族声誉的维护。
  • “赞廉推雅士”:赞美那些清廉有德的人,同时也推崇那些具有高雅德行的人士。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
  • “列郡重嘉宾”:说明被赞誉者在地方上的卓越成就和受到的广泛尊敬。这样的评价彰显了诗人对被赞者的肯定与期待。
  • “昭代详刑谳”:指出在治理国家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这样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的期盼。
  • “贤僚髓圣仁”: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及贤能官员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这样的表述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于治国理政者的高度评价。
  1. 文化背景与鉴赏
  • 文化背景:《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 鉴赏: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通过对友人的祝福与勉励,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向往。

《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宋无对于当时社会和政治现状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